学院要闻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学院要闻 COLLEGE NEWS
东亚数字人文工作坊(第二期)举行

发布时间:2023-09-25

 

923日,MG4355线路检测中心东亚数字人文创新团队主办的东亚数字人文工作坊(第二期),分为学术座谈会与学术讲座两场举行。来自济南校区与威海校区的20余名师生参加了工作坊,并进行了学术汇报与交流。

MG4355线路检测中心特聘教授、东亚数字人文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苗威为工作坊致辞,并对青年学者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强调学术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也是学术进步的阶梯,更是学术智慧的源泉。青年学者当开拓进取,紧跟新时代,利用新技术、博采新方法、拓展新视角,参与东亚历史的建构与解释,为传统历史研究注入新的力量。

工作坊的上半场为学术座谈会,主题为“建构与解释视角下的东亚‘青史’”,由MG4355线路检测中心东亚数字人文团队技术指导陈建红主持。在主题座谈会上,与会者聚焦于东亚区域史,从多元视角,多维度地建构与解释历史。

第一部分,体系与逻辑:多维视角东亚历史的建构。围绕这一主题,与会者从历史知识、历史话语、学科体系三个方面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韩雪的《土木之变前后朝鲜的战争情报搜集与应对》,熊立斌的《明清时期石星的地方实践与地方形象塑造》,陈凌宇的《历史事件、信息传递与历史知识——以万历援朝之役中“火烧龙山仓”历史叙事为例》,通过对史料的深挖,相对完整地再现了特定历史场景、重要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和史实根由;于亦璇的《韩国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总结》,武颖晨的《新罗早期建国神话探究》,姜思彤的《汉籍东传对朝鲜半岛典籍编撰的影响——以<三国史记>为例》通过历史书写背景、书写过程与史书文本的分析,阐述了朝鲜半岛历史话语建构的基本逻辑;丁绍通的《学术与时势:抗战时期张其昀的边疆地理研究述评》关注于地理与历史的融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边疆学科建设的思考。

第二部分,新技术与新方法:数字人文背景下东亚历史解释路径的探索。与会者从新技术开发、新史料挖掘、新范式尝试三个方面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王一钒的《数字人文视角下<史记>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以《史记》知识图谱的构建为例,探索计算机技术之于历史研究的新突破。秦思远的《胡宗宪在嘉兴防倭举措转变的探析》,白宇翔的《<海运新考>所见嘉隆年间北方海域的控制与经管》,通过对地方史料的挖掘,对历史问题进行了新的更为细致的解释;亓越的《IP视角下山东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及研究》立足于信息化时代,历史的形象打造这一主题,旨在探索交叉学科、创新维度的历史研究,围绕着座谈会中的“解释”主题做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学术座谈会采用了“汇报——点评”的模式,由胡炜权、张光宇、陈建红、刘加明、王欣媛、姜金言等老师作以针对性的点评,青年学者们的精彩点评睿智、理性,抓住了重点、难点,切中了关键要害,为同学们进一步打磨成果,提升质量指明了方向,形成了学术交流与互动的良好氛围。

工作坊的下半场,由历史文化学院胡炜权副教授作“从倭商、被掳人和漂流人看15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的专题讲座,其从全球史视野,考察15世纪的东亚世界,在西方势力尚未到达东亚之际,将东亚海域的闭环程度类比于西方世界的地中海,其中明朝、室町幕府、朝鲜王朝以及琉球彼此之间围绕着“倭商”“被掳人”“漂流民”存在着多种牵连与互动,这种围绕着底层社交网络的互动折射出彼时东亚世界的“朝贡体系”,朝鲜王朝的“事大交邻”等思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新视角理解15世纪的东亚国际关系。讲座添加了提问与回答的互动环节,以探讨的模式加深了学术问题的解析。

工作坊由会议主持人陈建红作总结,其认为本次工作坊学习,聚焦古代东亚,紧扣“建构”与“解释”两大核心议题,通过广视角的选题和多维度论述的融合与碰撞,充分激发了青年史学团队的学术热情,并提出在今后的史学研究中,东亚数字人文平台要继续坚持新史料的挖掘与历史场景的还原,新技术的开发与历史知识的新阐释,新范式下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青年史学研究提供更好的助力。

 

文字:姜思彤 图片:王一钒 丁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