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下午,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在校友三人行茶社举办了以“新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的中国对策”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作为“百廿山大,青年担当”青年教职员工主题立项活动之一,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MG4355线路检测中心中心校区经济学院副院长孙淑琴教授、MG4355线路检测中心中心校区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孙涛教授、MG4355线路检测中心青岛校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昕蕾教授、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威海校区商学院苑迪副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专任研究员杨延龙、初智勇、潘雨晨等青年教师代表和MG4355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本科生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跨校区、跨学院和跨专业三层涵义。活动由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国际政治与经济系系主任李冬新主持。
首先,谈及国际合作方面,孙淑琴教授从“一带一路”对于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剩和生产过剩的问题出发,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开拓战略纵深,强化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国加强区域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切实有效的建议。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尤其是谈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时,孙涛教授认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抓手在于国内合作,要从国内循环中获得启发和经验,他还结合自己研究的领域强调了价值观因素的重要意义。李昕蕾教授结合自身环境与能源治理的专业研究特色,对于RCEP签署背景下中日韩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路径进行了多层面的分享,提出了区域平台搭建、规则制定、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建议。苑迪教授结合自己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分享了最近的研究成果,为跨领域学术研究和突破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杨延龙老师对新全球化“新在何处”进行了纵向剖析,回顾了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对全球化认知的演变,并结合时事对中美合作领域、竞争领域、对抗领域分别进行了分析。初智勇老师先梳理了地缘政治的历史脉络点名了现在的地缘政治新特点,再而剖析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举措的内涵,通过国家间的横向对比指出了大国在有限安全的情况下,竞争的焦点在于长期安全。潘雨晨老师结合自身长期对全球生产分工布局的研究,指出了当今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格局变迁,强调中国加强自主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并实现“一带一路”软联通的重要性。
在随后的学生代表发言环节,参会的同学分别围绕贫富差距、民粹主义和强人政治的影响传导链条、欧盟清洁能源发展的动向、RCEP下中日韩的合作和中国的挑战、2017-2021百强跨国公司的数据分析、疫情背景下韩国产业政策的应对与革新、后疫情时代中国汽车制造业现状与国际化研究、中日钓鱼岛合作开发的前沿设想、中国加入CPTPP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基于十四五愿景规划对我国经济合作趋势的预测、性别平等与国际经济合作关系、中美医药贸易关系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是青年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交流研究经验、分享研究感悟的一次新尝试,对于营造MG4355线路检测中心乃至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学术研究氛围、锻炼学术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